查看原文
其他

半个世纪前,她们改变了电影!

高碑店楚浮 导演帮 2022-03-18


原文作者:CARRIE RICKEY(美国电影评论家与电影史学家)

编译:高碑店楚浮


原文链接如下,编译后略有删减

https://www.dga.org/Craft/DGAQ/All-Articles/1601-Winter-2016/New-Wave-of-Women.aspx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好莱坞风云变幻。很多大型联合公司开始收购中小型的电影公司。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布莱恩·德·帕尔马等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导演,也就是所谓的“好莱坞小子”,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妇女自由主义者”——这是一些流行杂志给那些为争取平权的人所起的绰号——却问道,“屏幕上的女性在哪里?”


从《虎豹小霸王》《逍遥骑士》《陆军野战医院》《日落黄沙》和《午夜牛郎》这些影片来看,女性主要是男性投射情感欲望的对象,而不是影片主角。电影评论家莫莉·哈斯克尔在其经典著作《从崇敬到强奸:电影中是如何对待女人的》也对这种趋势做出了总结和批评。当时,大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是——镜头后面的女人在哪里?


伊莲·梅在《求婚妙术》拍摄现场


到1974年,我只看过一部由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女性导演的电影,名叫《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除此之外,我不知道其他人的名字。之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女性电影节上,我看到《跳吧,女孩子》的导演署名是多萝西·阿兹娜的名字,不禁潸然泪下。由于女性研究领域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在20世纪早期有一批女性导演出现过,包括爱丽丝·盖伊和洛伊斯·韦伯。多萝西·阿兹娜是美国导演工会的第一位女性成员,执导过17部电影,而工会的第二位成员艾达·卢皮诺则执导过7部电影,最后一部是在1966年。


令人惊喜的好消息在那之后接踵而来,从斯蒂芬·罗斯曼1967年的剧情片处女作到吉莉安·阿姆斯特朗1979年的第一部电影,有十几位女性导演进入了主流舞台,其中包括伊莲·梅、里娜·韦特缪勒和琼·米克林·西尔弗。而不太好的消息是,除非你住在纽约或洛杉矶,否则你可能不知道,除了伊莲·梅、里娜·韦特缪勒和琼·米克林·西尔弗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女性电影人出现。


事后看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女性导演的关键时期,她们的电影对政治、社会和男性都表现出一种怀疑态度。当时,让-吕克·戈达尔宣称拍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个女孩和一把枪,而斯蒂芬·罗斯曼等电影制作人却证明了导演的必需品是剧本和摄影机。


《半边天:中国记怀》导演克劳迪娅·韦尔


斯蒂芬·罗斯曼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1965年,罗杰·科曼聘请罗斯曼执导《比基尼世界》。在她随后的电影中,斯蒂芬·罗斯曼采用了经典的电影制作技术来讲述社会违法者的故事,如《卫校学生》中的墨西哥革命者,《天鹅绒吸血鬼》中的女性掠夺者,以及《工薪女孩》中的脱衣舞女。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这些都是性议题电影,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它们是妇女解放的宣言。


1970年至1971年,另外两部由女性导演的电影开始出现在艺术剧院和主流影院。芭芭拉·洛登,电影和舞台女演员,自编自导并主演了她的电影处女作《旺达》。这部电影用16毫米的镜头、手持摄影的风格和冷峻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抛夫弃子的女性的故事。就像罗斯曼的电影一样,该片既是对现状的拒绝也是对个人身份的探索。用《纽约时报》的委婉说法来评价,这部电影是“一部轰动的影片,但没有创造令人兴奋的票房”。


《旺达》(1970)


喜剧演员伊莲·梅的导演处女作《求婚妙术》同样如此,她与沃尔特·马修共同担任编剧和主演,该片讲述一名濒临破产的中年花花公子企图追求一名富有的女子,并且要在六周内完成任务的故事。影片在无线电城音乐厅上演,虽然好评如潮,但上座率却比较低。


在《求婚妙术》中,伊莲·梅创造了一种滑稽的电影语言,她将拜金女遇到潜在配偶的现实场景与婚后他们一起生活的样子进行了夸张、超现实的对比。除了《求婚妙术》,伊莲·梅最成功的两部电影是《青涩恋情》和《麦基与尼基》。不过,她的导演生涯在《麦基与尼基》之后停滞不前,《飞越迷城》则使她彻底脱离主流视野。女性导演即使拥有像伊莲·梅这样的地位,也很少能得到第二次机会。


在20世纪70年代的女权主义者中,最受关注的电影来自欧洲。比利时导演香特尔·阿克曼导演的《让娜·迪尔曼》就对一个全职母亲和兼职妓女的生活和内心进行了展现,这是对男性导演对女性描绘方式的公然蔑视。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电影不同,它表现了清洁、烹饪等生活细节,并将性隐藏在紧闭的门后。在65岁阿克曼自杀之前,她总共完成了47部短片、故事片和纪录片。


比利时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意大利导演里娜·韦特缪勒的电影——尤其是《踩过界》和《七美人》——是时代精神的试金石和避雷针。在这些角色互换的故事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女性和顺从的男性在权力、阶级和性别政治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踩过界》讲述一对阶级观念颇深的男女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由敌对到相恋的故事,影片结局简单,获救后的两人终因阶级差别无法续缘。


《七美人》则描绘了一个戏剧性的角色转换故事,这次是在纳粹集中营,女指挥官向一名男囚犯施压,要求其与之发生性关系。《七美人》在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总共获得了四项提名,其中就包括里娜·韦特缪勒的最佳导演提名,她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性。同样,她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导演工会奖最佳剧情片提名的女性。


《七美人》(1975)


在里娜·韦特缪勒展现两性之间的权力斗争的同时,琼·米克林·西尔弗制作了《西斯特街》。影片背景设置在1896年,采用黑白摄影,并使用意第绪语对白。它记录了一个不愿被同化的美国犹太移民和她的丈夫的故事。西尔弗温和地模仿了早期默片电影的风格,以强调我们的祖先也是女权主义者。20世纪70年代,她又拍了几部电影,分别是《言外之意》和《神魂颠倒》。然而,成为职业导演的道路并不平坦,虽然她又拍摄了几部电影,但这些影片在票房上都没有取得成功,她的职业生涯主要体现在电视上。


除了剧情片,女性导演长期以来一直与纪录片也联系在一起。南希·汉密尔顿和雪莉·克拉克分别执导了《海伦·凯勒》和《罗伯特·弗罗斯特:一位与众人争吵的情人》,这两部纪录片分别获得奥斯卡奖。1976年,芭芭拉·卡颇成为第一个单独获得奥斯卡奖的女性。她在电影《美国哈兰县》中坚决支持工会,讲述了煤矿工人拒绝签订无罢工条款的合同的故事,表现了女性民谣歌手和为提高工资、健康和生活条件而斗争的活动家们的声音。说芭芭拉·卡颇改变了纪录片的进程并不夸张。同样重要的是,她延续了自己的事业(1991年,她凭借《美国梦》再次获得奥斯卡纪录片奖),这是上世纪70年代很少有女性电影制作人能够做到的。


《美国梦》导演芭芭拉·卡颇(左)


与芭芭拉·卡颇一样,克劳迪娅·韦尔尔也是非虚构类电影的重要力量,她与雪莉·麦克雷恩共同执导了1975年的《半边天:中国记怀》。这部获得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电影讲述了七名美国女性向中国同行学习中医的经历。


克劳迪娅·韦尔的《女朋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摄影师在她最好的朋友兼室友搬出去结婚后失去控制的故事。克劳迪娅·韦尔采用了真实电影的风格,给人一种纪录片的感觉,刻画了一个更关注事业而不是结婚的女人。不幸的是,《女朋友》是在纽约报纸罢工期间发行的,评论界对它的评论很少,也没有找到广泛的观众。但影片口碑很好,尤其是女性,她们很高兴看到自己能以更现实的方式出现在银幕上。


克劳迪娅·韦尔还执导过另一部剧情片《礼尚往来》,她还执导过多部戏剧,并始终如一地在电视剧中工作,包括《警花拍档》和《都市女孩》。但当她的第二部影片未能吸引观众时,她也难以为另一部电影获得拍摄资金。


《女朋友》(1978)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琼·达林身上。达林是电视导演的先驱,1976年凭借《玛丽·泰勒·摩尔秀》中著名的一集《咯咯笑着咬灰尘》获得艾美奖提名,并执导了《玛丽·哈特曼》的许多剧集。由她执导的电影《初尝禁果》虽然对男女性爱关系表现得十分尖锐,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直到1986年,达林才再次获得拍摄故事片的机会,并继续执导电视剧。


琼·图克斯伯里曾为导演罗伯特·奥特曼写过《纳什维尔》和《没有明天的人》的剧本,她的导演处女作是《老男友们》。塔莉娅·夏尔在片中饰演一位刚刚丧偶的精神病医生。这部电影中夏尔和约翰·贝鲁希都贡献了十分出色的表演。在她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她主要担任的都是电视剧集的导演。


澳大利亚出生的吉莉安·阿姆斯特朗的第一部电影是《我的璀璨生涯》,阿姆斯特朗在拍了近十年的短片和纪录片之后制作了这部电影,她在该片中表现出了对电影语言的熟练掌握。同时,这部电影也是茱蒂·戴维丝初登影坛之作。她在片中饰演一位极具文学天份,并勇于对抗保守环境的女性,山姆尼尔则饰演她温柔的爱人。女主角从小就宣示她成为文学家的野心,在上世纪初女性尚未得到应有社会地位的年代,这样的奋斗故事是一页女性主义成长的诗篇。


琼·米克林·西尔弗在《神魂颠倒》拍摄现场


阿姆斯特朗最终将她的才华带到了美国,拍摄了《亡命之恋》和《小妇人》,并在澳大利亚导演了《爱恋风尘》和《奥斯卡和露辛达》等电影,这些电影刻画的都是敢于反对传统生活的女主人公。


当然,并非所有70年代的女导演都有机会制作剧情片。不过到了80年代,艾米·海克林、玛莎·库利奇和诺拉·艾芙隆等人的出现让女性电影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南希·迈耶斯、吉娜·普林斯-拜斯伍德、贝蒂·托马斯,还有索菲亚·科波拉、艾娃·德约列和安妮·弗莱彻等一大批女性电影人的出现,更为女性平权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FIN-

往期精选

28  June  20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